孕媽咪生產面臨4風險
懷孕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事,意味著即將會有新生命到來。不過,孕期40週對於準媽咪來說,是一條艱辛且漫長的路,不僅造成生活上諸多不便,甚至可能遭遇到危及母體與胎兒的突發狀況,因此,懷孕後應具備危機意識,做好風險管理的準備。

寶寶能健康平安的出生,對每個準媽咪、準爸比來說是無比重要的事,然而,並非所有人女性在懷孕過程中都很順遂,古人云:「生有雞酒香,生無四塊板」,意思是順產時合家歡喜,滿屋子都飄散著香氣四溢的雞酒味,但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,懷孕的過程中,風險隨時都存在,這次特別針對生產可能面臨的4大風險做說明,包括流產、早產、急產、晚產等。

 

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建南強調,懷孕並不是生病,只要適時的提高警覺,身體一旦出現狀況,絕對不要隱忍,必須及時就醫,加上規律的產檢,與產檢醫師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,人人都能當個快樂的孕媽咪。

 

 

風險1:流產
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表示,懷孕流產的機率達10~15%,幾乎都出現於懷孕12週之前,有些可能為8週以前,且有些女性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,往往隔一陣子就自然流產,誤以為是月經量較多。李建南醫師更指出,約70~80%的自然流產發生在懷孕12週之前,早期妊娠失敗最常見是有妊娠囊卻無胎兒組織及心跳,也就是指萎縮卵(俗稱空包彈),其中,染色體異常即占發生因素的一半以上,意指受精時胚胎的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突變。

 

造成自發性流產的原因很多,像是胎兒父母染色體異常、免疫系統問題、子宮構造異常(例如:子宮縱膈、雙角子宮、子宮頸閉鎖不全、子宮肌瘤、巧克力囊腫等)、內分泌異常(例如:甲狀腺功能低下、黃體素不足等)、藥物作用、環境影響及其他系統性疾病(例如:糖尿病、腎臟病、紅斑性狼瘡等)。蔡育倫醫師補充,根據醫學統計數據顯示,流產大部分與年齡有關,婦女40歲比20歲的機率多一倍,原因大多是胚胎本身有問題,最常見的是第16對染色體異常;年齡則會牽涉到胚胎之好壞,通常高齡產婦的染色體異常機會較高。

 

若孕媽咪本身受到感染,經常有慢性骨盆腔發炎、骨盆腔疼痛或人工流產次數較多,形成子宮內膜沾粘,流產機率就會隨之增高。流產次數較高,下一次再流產的機率也相對增加。舉例來說,假如前3次都流產,第4次懷孕後的流產機率便高達30%。不過,即使有超過4次的流產經驗,未來成功懷孕的機率仍然超過一半以上。

 

在臨床上,流產可分成四種,包括先兆性流產,發生於妊娠20週內的陰道出血,意味著孕婦流產的風險加大,但經過治療後,部分孕婦仍可繼續正常妊娠;自然流產,通常在12週前發生;習慣性流產,連續流產3次或以上,發生原因很多,像是黃體不足、全身的營養不良、感染或合併其它內科疾病等,必須針對不同的情形給予治療,但大部分為原因不明;人工流產,於20週前實施,例如:真空刮除手術(vacuum curettage);完全流產,流產後,妊娠產物(胚胎、胎盤等附屬物)已全部排出媽咪體外。

 

生產徵兆
通常流產的徵兆為腹痛(劇烈或輕微)、陰道出血,甚至有些孕媽咪感覺好像要拉肚子。若孕媽咪對這些流產徵兆不了解,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,因此,懷孕期間如果有任何不適,一定要盡快就醫。

 

陰道出血
孕期陰道出血都屬於不正常,應提高警惕。

 

腹部絞痛
輕微的腹痛可以臥床休息,但若劇烈腹痛或伴隨陰道出血等症狀,則要盡快就醫。

 

子宮收縮
懷孕中、晚期的孕婦如果感覺子宮收縮的頻率越來越密集,甚至達到每10~20分鐘收縮1次的規律、密集收縮,或是收縮時感到疼痛,都應特別注意。

 

孕期感染
此可分成泌尿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,前者會有頻尿、發燒、小便疼痛等徵兆,後者則為分泌物常常惡臭及陰部搔癢。

 

 

因應措施
李建南醫師說,一旦經醫生檢查確定為妊娠失敗,包括胚胎萎縮、過期流產、不可避免性之自發流產等,如果置之不理,最後子宮還是會將壞掉的胚胎組織排擠出來,造成陰道出血、腹痛等情況。臨床上,流產的狀況很多種,除了妊娠失敗(自然流產)外,也有部分孕媽咪可能因為身體健康問題或心理狀態不適,無法承受繼續懷孕時,選擇的處理方式會隨著身心狀況、懷孕週數而有所不同,需經專科醫師的判斷後,才能做最正確的處置,一般會選擇用藥物或手術方式處理。

 

藥物流產
如果懷孕週數低於7週,且尚無偵測出心跳的情況下,目前國內已有合法之RU-486搭配前列腺素做為流產的藥物。不過,某些情況的孕媽咪並不適用採取藥物流產,像是超過35歲的婦女且每天抽1包菸以上或對藥物過敏者。

 

藥物流產出血的時間可能較長,會持續1~2週左右。若為未生育者,因子宮頸較為緊閉,有時不容易完全自然排出,導致可能出血持續超過1個月,不完全流產的機會較高。此外,因長期的出血可能造成貧血、經常腹痛或不慎感染,如果症狀持續未改善,仍須考慮進行手術清除乾淨子宮腔。

 

手術流產
手術流產的好處是時間短、因麻醉而沒有疼痛感,手術後的出血也比較少,大約如月經般5~7天左右就能清除乾淨。但要注意手術本身的併發症,例如:空腹時間不足而麻醉、子宮穿孔、感染等,部分因將內膜刮得過深且乾淨,產生子宮腔沾黏,可能影響到未來受孕,即使受孕了,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機會也可能較高。

 

此外,由於手術需要進行靜脈全身麻醉,曾對麻醉藥物有過敏史的孕咪咪要特別小心。對於週數過大者(超過12週以上),一般很少選擇手術,改用引產的方式將死胎產出。

 

█注意事項
無論藥物或手術流產,均有發生後遺症的可能。藥物流產的後遺症最主要是不完全性流產,故仍需進行手術流產。至於手術流產可能產生的併發症,則有不完全流產、子宮發炎、子宮穿孔、子宮頸裂傷、子宮收縮不良,甚至腸道或膀胱的破裂。

 

‧子宮收縮不良:當胚胎清除後,子宮內壁會有許多打開的血管,需要靠子宮有效的收縮,才不會持續出血。一旦子宮收縮不好,就可能大量出血,部分的血塊甚至會堆積在子宮內,使漲大的子宮收縮力更差,這種狀況醫師要盡快把血清除,使用適當的藥物幫助收縮。

 

‧子宮穿孔:懷孕時的子宮壁相當柔軟,如果使用器械不慎或子宮構造異常,便可能穿破子宮壁,造成大量出血及腹腔內感染。

 

‧腸道破裂:如果不小心造成子宮穿孔,又沒有及時發現,在進行手術時,器械就可能經過子宮破洞損傷到腸子,腸子受損後24~48小時會出現發燒、腹痛增加的現象。

 

‧膀胱破裂:膀胱在子宮的上方,若受傷可能產生血尿、恥骨上方疼痛,膀胱破裂時也需要手術修補。

 

‧不完全流產引發敗血症:如果手術沒有清除乾淨,子宮內有殘餘的懷孕組織,可能會聚集細菌,造成感染。由於子宮的血管會很快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,感染後可能引發全身性的敗血症,造成生命危險。

 

‧子宮頸沾黏:手術造成子宮頸受傷,以致於沾黏阻塞,經血會排不出來而產生經痛。

 

‧子宮腔沾黏:手術器械可能破壞子宮內膜,經過一段時間後,子宮內腔就可能沾在一起,造成經血減少、經痛、不孕等問題。

 

 

照護原則
現代醫學認為,早期懷孕流產只要陰道出血停止,子宮腔也清除乾淨,便算告一段落,其實並不需要像傳統方式般坐月子。不過,仍建議必須充足休息、適度補充營養、穩定情緒,並且觀察惡露持續時間、有無出現感染徵狀(例如:發燒、畏寒)。一般小週數的流產,1週以上的充分休息已足夠,若較多週數(超過3個月)的引產後,調養時間也應適度增加。

 

手術或藥物的流產之後,1~2週勿食用刺激性的食物、酒、咖啡等,維持正常的飲食,並且多吃含鐵、綠色蔬菜、魚、瘦肉、蛋、奶及維生素B、C的食物;日常生活除了應作息正常,盡量不要搬重物、少爬階梯、避免劇烈的運動或過度勞累而影響身體的抵抗力之外,也得時時注意保暖。

 

何時再計畫受孕呢?李建南醫師表示,這沒有標準答案,一般而言,流產後的子宮恢復約需2~3個月的時間,若有計畫懷孕的女性可等到三個月後,身心都已恢復差不多時。蔡育倫醫師進一步解釋,以2015年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,通常流產完的3個月最容易受孕,完全顛覆以往的觀念,但流產對原本準備喜迎新生命的家庭來說是很大的打擊,若心理難以回復,建議尋求心理醫師幫助,調整好心態,做好承受懷孕一切風險的準備再受孕,才是正確的觀念。

 

 

風險2:早產
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懷孕週數滿20週,但未滿37週就生產,統稱早產。然而,早產的發生率約佔所有懷孕風險的10%,卻是新生兒死亡的最大成因。早產兒可能面臨重要器官發育不全,導致呼吸器官、腦部及神經、心臟、腸胃道、感染、體溫不穩,甚至失明等問題,有50%是發生原因不明,其他因素包含多胞胎懷孕、胎兒異常、早期破水、子宮異常出血(包含胎盤早期剝離、前置胎盤出血、子宮多發性肌瘤、子宮裡有子宮內膜息肉等)、母親出現妊娠毒血症、妊娠糖尿病,甚至嚴重感染。

 

蔡育倫醫師補充,懷孕中、後期的肚子越來越大,子宮壓迫到輸尿管,很容易尿液滯留,稍不注意就可能變成腎盂腎炎,因此,若感覺排尿疼痛、腰痠背痛或發現奇怪的分泌物,即代表有尿路感染的現象,應盡快就醫。此外,雙胞胎或多胞胎非常容易早產,因為當雙胞胎28週時,子宮容量就等同單胎足月的大小,腹內壓力大,故很難超過37週,並沒有定義雙胞胎或多胞胎的足月週數。提醒工作壓力大或曾經發生早產的媽咪,下一胎應更加小心,若沒有改變生活模式,也很容易出現早產。

 

早產對母體與胎兒會產生併發症,以胎兒來說,一般比較常見的併發症包含胎兒呼吸窘迫症候群、神經系統發育遲緩、眼球角膜結締組織化、腦性麻痺、聽力障礙及因為母親感染而導致胎兒肺部、腦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等。至於母體方面,則可視為生產前狀況與生產過程而定,如果媽咪本身是妊娠高血壓、妊娠糖尿病或有內科疾病,例如:心臟病、腎臟病、甲狀腺疾病、紅斑性狼瘡等,發生後遺症的機率就增加許多,在生產過程中,如果發生胎盤早期剝離、前置胎盤、羊水栓塞等情況,併發症大多會造成失血過多、休克、出血不止,甚至危及母親的生命。

 

生產徵兆
孕媽咪自行觀察以下狀況,若有符合其中一種徵兆,應立即就醫。一般來說,出現這些徵兆時,醫師會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安胎。若胎兒已滿34週,肺部發育趨於成熟,縱使未滿37週也可考慮直接生產;但如果胎兒週數小於34週、體重過輕,且孕媽咪無嚴重感染或大出血有立即生產之必須時,考慮給予安胎治療,讓胎兒能更加成長茁壯。

 

宮縮
每小時出現5~6次以上(每10分鐘有1次以上規律的子宮收縮),通常會引起劇烈腹痛,初期較輕微,之後會越來越嚴重,若沒及時發現,容易一發不可收拾。

 

破水
羊水是胎兒需要的生存和保護的物質,如果發現陰道流出清澈透明的水狀液體,且一次破水量約為30c.c.,換好內褲後又再度濕透,需要立即就醫。

 

陰道出血
在懷孕過程中,出現任何一滴血都必須小心注意,陰道發炎或子宮頸長息肉可能都會出現血絲。另一方面,若出現子宮頸出血,帶一點黏液的異常出血狀況,則可能是子宮頸擴張的跡象,須立即就醫。

 

胎動
次數較平常減少一半以上。

 

其他症狀
猶如月經來時的腹痛及腫脹現象、腹部有下墜感、陰道有壓迫感、下背部持續性的腰痠背痛、腸絞痛或不停地腹瀉。

 

因應措施
早產兒一旦出生,待在保溫箱中是個必然的保護措施,但卻會大大降低早產兒與母體接觸的機會。根據研究資料顯示,對早產兒提供類似「袋鼠媽媽」的照顧,早產兒每天躺在產婦的胸前1小時,可讓產婦藉由與早產兒接觸,去除早產的不安與內疚,早產兒也能利用與母親接觸的體溫感應,達到調節生理反應的功效。

 

照護原則
早產兒出院後,該如何照護呢?以下有3個原則須遵守。

 

家庭環境
房間的設備勿使用地毯、布窗簾,避免灰塵及塵蟎的聚積,注意室內溫度(27~28℃)和濕度(50~60%)的調節,減少早產兒呼吸道的刺激。

 

餵食準備
母乳持續哺餵,也可讓寶寶直接吸吮母乳,將省掉擠乳及收集的步驟,可促進親密的親子關係。若需餵食配方奶,則依一般嬰兒的哺餵方式,但奶瓶、奶具的清潔消毒在出生後6個月是必要的;餵食時間可按照孩子的需求調整,如果時間到了,寶寶卻正熟睡,建議待睡醒後再餵,才會有較正向的效果,可以專心吃奶,有完整的睡眠週期才能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,讓寶寶快速成長。

 

預防感染
早產兒雖已可出院,但因免疫系統仍未發育完整,抵抗力較低,盡量不要帶到擁擠的公共場所,例如:菜市場、百貨公司等人口聚集處。若家中有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的人請勿靠近寶寶,並且限制訪客,以保護寶寶的健康。接觸寶寶前或換完尿布後一定得洗手,洗手是袪除病菌最好且簡單的方法,更是保護寶寶免受感染的重要工作。

 

 

風險3:急產
根據資料統計顯示,急產的發生機率約在2%左右,也就是說,100個產婦中就有2個急產的案例,總讓準爸媽迎接急著降臨的新生命感到措手不及。

 

「急產」就是產程太快,簡單的定義是在3個小時內,從規則陣痛到胎兒產出的狀況,原因在於產道阻力太小或子宮收縮太過密集(強烈),導致胎兒出生得太快,孕媽咪可能來不及抵達醫院就已生產,因而提高母親和胎兒的風險。以母體來說,由於產程太快,沒有做好適當的保護,容易發生產道裂傷、子宮破裂、胎盤早期剝離、產後大出血,並且在不良的環境或沒有消毒的情況下,可能造成母嬰感染;對寶寶來說,也擔心胎兒窘迫和胎兒落地等問題。

 

蔡育倫醫師進一步說明,一般而言,經產婦(一胎以上)在1小時內生產就稱急產,初產婦(第一胎)則為2小時內,其中,經產婦因為有第一胎的生產經驗,對宮縮的疼痛感忍受度較高,有時甚至沒感覺陣痛,忽略自己其實已進入產程,因此,急產大部分會發生於經產婦身上。換言之,經歷過自然產(生越多次機率越高)、前一胎生產為急產、子宮頸閉鎖不全、有早產徵兆等都容易急產狀況。其他還包括住家離醫院越近的孕媽咪,認為走路只要10分鐘,往往都會來不及,又或者有些礙於產後不能洗頭的禁忌,選擇在開始感到疼痛時先在家洗頭,結果還來不及洗完就破水,以致於可能在急診處、救護車上發生急產。

 

然而,怎麼樣的產程速度才算正常?基本上,初產婦與經產婦略有不同,自然產的初產婦之產程大約會耗費20小時上下,通常孕媽咪開始感覺自己有規律的陣痛,就要到醫院請醫護人員檢查,只要子宮頸已擴張達3公分,便可入住,準備待產了;自然產的經產婦則會歷時10~12小時,比初產婦短一些,這是因為經產婦有過生產經驗,產道和周邊組織曾被撐大,再次生產的時間就能縮短許多,先歷經約10~12小時的產痛,再花費約20分鐘即可將寶寶娩出。

 

生產徵兆
急產的發生很難預知,李建南醫師提醒,接近預產期的孕媽咪應盡量避免獨處,並且充分了解生產徵兆,適時到醫院做評估,讓自己和醫護人員能為生產做好充分準備。一般會先觀察三大產兆的情形,包括落紅、破水、陣痛,產兆出現就等於啟動產程的鑰匙,應該格外小心,做好迎接寶寶的準備。

 

落紅
因為子宮頸口逐漸擴張,周遭微血管破裂出血後伴隨分泌的黏液流出,即所謂的產兆「見紅(落紅)」,在紅色果凍狀分泌物出現後約1~3天左右,通常會逐漸感受到規律的產痛。

 

破水
通常產程開始進行時才會破水,但也有些不明原因會讓孕媽咪提前破水。原則上,只要破水就應盡速就醫待產,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。

 

陣痛
當孕媽咪發現自己間隔10分鐘就有一回的規律產痛後,開始要有心理準備,當產痛進展到每隔7、8分鐘一回,便可帶著待產包到醫院報到。至於經產婦,因為產程進展迅速,只要每隔10分鐘有一回規律的產痛,就應立刻前往醫院待產。

 

 

因應措施
有急產高風險的孕媽咪應事先與產檢醫師討論相關事宜,包含到達醫院所需時間、事先應準備的物資及應變措施,當孕婦有密集強烈的規則宮縮,伴隨落紅、破水、下體有胎兒向下擠的情形,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,必要時以救護車運送。如果來不及抵達醫院,可在陣痛時自行或請他人協助檢查胎頭是否快生出來,根據不同狀況而有不同應變措施。

 

胎頭在陰道內
若胎頭仍在陰道內,產婦應盡量哈氣不要用力,若無法控制用力,可請他人用手掌壓住陰道口避免胎兒產出,盡量爭取抵達醫院的時間。

 

胎頭已經產出
若胎頭已經產出一半以上、陣痛過於強烈密集或合併陰道出血時,應該讓胎兒產出且做好保護,寶寶生出來之後,將臍帶簡單打結,再用消毒過的剪刀剪斷,用毛巾包裹寶寶,以避免失溫,亦要觀察呼吸道。如果現場沒有可使用的工具(例如:剪刀),則先將寶寶放在母親的胸腹部,位置不宜太高,避免血液回流,由於胎盤不會立即產出,可至醫院再做處理。

 

█注意事項
然而,有些產婦會認為「寶寶去醫院就好,自己會沒事」,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,急產之後,寶寶與媽咪都必須趕快就醫,讓醫師做詳細的檢查,避免大出血或感染。但有些媽咪基於剛生完孩子,不敢移動到醫院,擔心過程中可能導致出血,這也是不正確的想法,急產後應該立即就醫。

 

 

風險4:晚產(過期妊娠)
有些孕媽咪會覺得奇怪,明明已經接近或過了預產期,怎麼還沒有任何產兆出現?根據臺灣的統計資料顯示,過期妊娠的發生率其實相當高,平均每10位孕婦就有1位出現過期妊娠的問題。

 

當孕婦已做好萬全準備,胎兒卻遲遲不肯誕生時,到底該怎麼辦?李建南醫師指出,一般定義懷孕超過42週就屬於過期妊娠,意即晚產。導致晚產的原因目前仍然不明,因此,無法事先預防,但統計出一些因素可能會影響,例如:第一胎有過期妊娠的狀況或孕媽咪本身為晚產的胎兒等。蔡育倫醫師則表示,過期妊娠推估最常見的原因是算錯預產期,孕媽咪在孕前的生理期較長或不規則,也會影響預產期的準確度。

 

一般來說,預產期的推算公式為「最後月經來潮日的月份減3或加9,日數加7,即為預產期」,但並不是每個女性的週期都很準確,如果月經週期越長,以公式推算出的預產期和實際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,甚至有些女性不記得最後一次月經是何時來,或月經週期十分紊亂,故很難依公式推算,此時便需要依賴早期超音波來矯正,並且計算出較準確的預產期。

 

基本上,醫生會以早期第一次超音波,看胎兒的大小,進而推算出預產期,準確度就很高。然而,過期妊娠的新生兒死亡率及併發症是足月妊娠的5〜7倍,因此,如何在胎盤功能退化或胎兒窘迫發生之前,選擇最適當時機與解決辦法,是很大的挑戰。準媽咪和其家屬應認知到過期妊娠對母親及胎兒可能的危害,與醫護人員充切配合及溝通,做好產前胎兒評估工作,這樣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。

 

負面影響
如果超過42週還沒生,對母體與胎兒會有哪些負面影響呢?

 

胎兒方面
對胎兒的影響有三方面,首先是胎兒體重過重,在母體內待越久,吸收養分越多,若預產期超過1週,至少會再長100~150公克,因此,寶寶的體重也較容易超重。過大的寶寶就可能造成產程遲滯、肩難產等危機。其次為胎盤供氧減低,由於胎盤在超過產期之後會開始萎縮鈣化,造成胎盤血流不足,進而影響到胎兒的生長。最後則為胎便吸入,胎兒足月後開始有腸胃蠕動,產生胎便至羊水中,當胎兒在壓力下就可能會吸入胎便,不但可能增加週產期死亡的機率,也可能導致寶寶缺氧、出生後呼吸不順、活動力不佳、腦性麻痺等問題。

 

蔡育倫醫師補充,過期妊娠最怕的是對胎兒有影響,若過期妊娠且胎兒又過小,出生後的新生兒併發症機率就會提升許多(詳見下列表格)。

 

 

 

過期妊娠與足月妊娠之新生兒併發症機率(與95%適齡胎兒比較發病機率)

併發症

足月妊娠胎兒太小

過期妊娠適齡大小

過期妊娠胎兒太小

抽筋

2.3倍(1.6~3.4倍)

1.5倍(1.2~2.0倍)

3.4倍(1.5~7.6倍)

胎便吸入

2.4倍(1.6~3.4倍)

3.0倍(2.6~3.7倍)

1.6倍(0.5~5.0倍)

新生兒需急救

2.2倍(1.4~3.4倍)

2.0倍(1.5~2.5倍)

3.6倍(1.5~8.7倍)

資料來源:蔡育倫醫師

 

 

 

 

母體方面
對母體影響有兩方面,首先巨嬰產生的傷害,過期妊娠約70%的胎兒仍會繼續發育成長,可能造成體重超過4000公克的巨嬰,需要器械輔助生產,例如:產鉗、真空吸引等,容易造成產程延長、難產、產道嚴重裂傷或產後子宮收縮不良,引起產後大出血等併發症,自然產時也會陰裂傷較嚴重,甚至傷及直腸等。其次為剖腹產風險,當胎頭骨盆不對稱時而無法生下來,必須轉為剖腹產,產生併發症的機率也會提高。

 

因應措施
預產期過了,寶寶還不出來,到底該怎麼辦呢?了解上述一些晚產可能增加的併發症與危險性之後,就要探討面臨過期妊娠時的處理原則。蔡育倫醫師強調,晚產的風險在於胎兒本身若有問題,就必須積極處理,第一步要先確定預產期是否正確,若確定已經超過預產期,仍然還沒有產兆,就應該接受下列檢查和監測來評估胎兒狀況和胎盤功能,以做為週期妊娠處理時的參考。

 

觀察胎動
當孕媽咪覺得胎動減少,可以先吃點東西或甜食刺激寶寶,再靜躺下來觀察1小時,若還是比平時少,建議就近尋求醫療院所的協助。

 

非壓力性測試(胎心音監測)
這是要觀察寶寶心跳的頻率和波型,看是否有心跳速率減慢或缺氧的情形發生。

 

胎兒超音波及都卜勒血流評估
可檢測羊水量是否足夠,胎盤血流供應是否正常。

 

胎兒生理評估
綜合超音波來測量四個指標,包括胎兒呼吸、胎兒轉動、手腳屈伸、羊水量,再加上非壓力性測試的結果來判斷胎兒的活動情形。

 

█注意事項
一般而言,若檢測後胎兒沒有危及生命,加上過去產檢一切正常,就可以繼續觀察,一旦發現問題,便可能需要催生。李建南醫師說,有些自然派的孕媽咪選擇繼續觀察,此時會告知上述過期妊娠的風險,繼續每週產檢跟追蹤。蔡育倫醫師也提醒,懷孕接近預產期時,產檢次數會增加成每週1次,一旦過期妊娠後,為了隨時關注健康狀況也可以改為3天產檢1次,但孕媽咪在產檢間隔的期間若隨時覺得有異狀,應該立即就醫,要替自己與寶寶做健康的安全把關。

 

另一種處理方式是催生,使用藥物或非藥物的方法幫助孕婦進入產程。一般而言使用的藥物對胎兒並無太大影響,最擔心的風險是當子宮過度刺激,造成胎盤早期剝離或胎兒缺氧窘迫的狀況,此時便需進行緊急剖腹生產。催生之前,產婦最好能禁食幾個小時,把胃裡頭的食物排空,主要是因為催生過程中,有些孕媽咪會出現嘔吐。

 

此外,催生所需要的時間無法預測,會隨著對於藥物的感受性不同而有所不同,因此,仍有少數孕媽咪會因為產程遲滯,使催生失敗而需要剖腹生產。不過,有一點必須強調,催生並非如網路謠言般可怕,尤其是對於過期妊娠,要同時考慮胎兒繼續在母體內的利與弊,衡量之下有時還是有其必要性。

 

 

引產≠催生
很多人會誤以為引產就是催生,其實不然,引產(Induction)是在還沒有產兆之前,主動引發生產,是積極的介入;催生(Augmentation)則為產兆已經自動發生,但強度不足以推動產程,故給予加強,是被動的且不得已的應變。由於兩者所用的藥物類似,甚至是相同的,都是要幫寶寶娩生,才會經常被混淆。

 

 

 

李建南
學歷: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
經歷:臺灣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助理教授、臺灣大學醫學院婦產科講師、臺大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
現職: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、臺灣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教授

 

蔡育倫
學歷: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
經歷:美國馬里蘭州大巴爾的摩醫學中心研究員、比利時布魯塞爾荷語大學不孕症中心研究員、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主治醫師
現職: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、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

引用自:嬰兒與母親雜誌

http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/article.aspx?aid=E03CD1DB9C634EFD